重要公告: 查看更多
【金融知识】防范电信诈骗 保障财产安全

“三不一及时”

远安金谷村镇银行提醒广大客户:通过电话、手机短信、网络等方式收到的诸如“中奖、退税、传票、信用卡透支、学费、绑架”等信息切勿轻信,对提出的汇款、转账要求做到“三不一及时”——“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及时报案”,提高自我防范意识,谨防上当受骗。


“六个一律”

1.接到电话,不管对方是谁,只要一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

2.只要一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掉。

3.只要一谈到公检法税务或领导干部要求汇款的,一律挂掉。

4.所有短信,让我点击链接的,一律删掉。

5.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

6.一提到“安全账户”的一律是诈骗。


“八个凡是”

1.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

2.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

3.凡是通知中奖、领取补贴要你先交钱的。

4.凡是通知“家属”出事先要汇款的。

5.凡是在电话中索要个人和银行卡信息的。

6.凡是叫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

7.凡是自称领导(老板)要求汇款的。

8.凡是陌生网站(链接)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


●●●九种诈骗手法均莫信●●●


1、以涉嫌洗钱、银行卡透支等名义诈骗

张某被冒充公安干警的不法分子以受害人涉嫌洗钱犯罪,需将资金汇往警方提供的账号内进行调查为由,分8次共诈骗人民币72万余元。


2、以电话欠费名义实施诈骗

某市受害人王某在家中被犯罪嫌疑人用电话欠费和身份信息被盗用的名义,冒充公安局和银行工作人员,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分5次诈骗人民币100余万元。


3、以包裹涉毒为由实施诈骗

某市受害人陈某报案称其收到一条短信,称其有一个快件速与某某联系,其拨打电话后对方称她有一个从云南西双版纳寄来的包裹内有一张银行卡和普洱茶,茶里有毒品海洛因,让其联系刑侦大队,她按对方提供的电话号拨打后对方让她先后去多个银行按对方提示操作在ATM机上将银行卡里的20余万元人民币转到了对方的账户。


4、以购车或购房退税的名义进行诈骗

林某接到电话,对方冒充车管所工作人员,告知其所购的车子可退税,林某按其提供的号码拨打电话后,被告知拿银行卡到银行按提示操作,操作完毕后才发现两张银行卡上原有的7万余元人民币都已被转账走。


5、盗用QQ或打电话冒充亲友诈骗

李某在家中上网聊QQ时被人盗用她弟弟的QQ,以有事急需用钱为由,李某信以为真,最后被骗走人民币近5万元。


6、以社保退钱名义进行诈骗

吴某收到一条短信,称其有社会保险金可领取,受害人拨打对方提供的号码,被告知受害人需去银行ATM上操作才能领取社会保险金,受害人信以为真,于是到银行按照对方要求进行操作,被骗人民币近3万元。


7、编造中奖信息实施诈骗

有人通过QQ联系某县赵某说其可通过控制六合彩内部摇号使其中奖并用电话与赵某本人联系,骗取信任后,赵某将4万元人民币汇至对方银行卡上,后发现被骗。


8、编网络购物诈骗

某县陈某在网上购物后通过支付宝付款时出现异常后接到一名自称是店主的电话,要求受害人把银行卡号、密码及支付宝账号、密码再次输入,受害人按对方要求操作后,发现卡内4万元人民币被骗走。


9、短信链接诈骗

长春某大学大二学生段某收到一条短信,短信里面有一个链接,是收学费的,段某按链接指导将学费5000元转走,知道被骗后自杀。